中新网圣保罗6月23日电 据巴西新闻网站“G1”报道,当地时间23日,巴西总统卢拉在法国巴黎参加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时表示,有必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新的货币进行结算。
卢拉表示应创建替代货币,以便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,参与商业交易的国家能够不依赖美元。
“当我说需要在新的贸易中创造新的货币时,有些人会感到害怕。我不知道为什么巴西和阿根廷必须用美元进行交易,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货币进行交易?为什么我必须购买美元?”卢拉说。
卢拉表示,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,将是他在下一次金砖国家峰会和下一次G20峰会上重点提及的话题之一。
自今年1月就任巴西总统以来,卢拉已在多个国际场合表达了国际贸易应该去美元化的立场。5月29日,卢拉在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时表示,他梦想巴委两国之间存在非美元的另一种货币,这样双方可以在不依赖美元的情况下进行贸易。5月30日在南美国家领导人会议中,卢拉再次提议去美元化,建立南美洲共同货币,以寻求南美国家在经贸方面的自主权。(完) 【编辑:刘湃】
央视网消息:“粽子香,香厨房。艾叶香,香满堂。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这儿端阳,那儿端阳,处处都端阳。”端午节,古人吃粽子有讲究?还有哪些节令美食让人大饱口福?
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是最早记录“粽子”的古籍。其中提到“糉”,解释为“芦叶裹米”,是现代粽子的原型。
先秦时期粽子的用途大多用来祭祀。南北朝时期,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夏至节日食粽。”粽子成为夏至节令食物。唐宋之间,端午节日被官方确立,夏至、端午时间临近,夏至吃粽子的习俗纳入到端午。
乾隆十八年膳单记载,乾隆皇帝在端午节皇宫里摆粽子供,设“粽席”。当时皇帝膳桌上摆了1276个粽子,当天几乎不吃其他东西。“亲教宫娥群角黍,金盘射得许先尝。”宫人们用小角弓向粽子盘射箭,射中哪只吃哪只。用膳时,皇帝要喝菖蒲酒,赏众人喝雄黄酒。膳后配桑葚、樱桃及果茶等。
古籍中还记载了很多地方端午节令美食,如甘肃民勤的“蒸面扇”、福建晋江的“煎堆”、广西玉林的“叶子饽”等等。在江浙地区,依然沿袭着很多古代流传的端午食俗传统,更有“五黄”“五白”“十二红”等讲究。其中的“五黄”即黄鳝、黄鱼、黄瓜、咸鸭蛋、雄黄酒,已经成为节俗必备的美食。